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的安全问题

 时间:2013-09-06 03:30:00  来源: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
二零一二年一月

 
  摘要

  1. 食物安全中心(下称“中心”)进行了一项文献研究,检视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的安全问题,并探讨这些产品所含的化学物可能迁移到食物对健康带来的影响。中心根据检视结果,向市民提出安全使用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的建议,并提议业界遵从良好的制造规范。

  2. 化学污染物可能损害健康,婴儿和儿童较易受到影响,因此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的安全十分重要。在各种原材料中,塑料是儿童餐具最常用的原材料,因为塑料不易摔破,而且经济耐用。因此,市民一般较为关注塑料餐具所含的化学物。
 
  研究

  3. 这项研究探讨各种常用于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的食物接触材料的特性、用途、安全和规管事宜。聚碳酸酯(PC)婴儿奶瓶的双酚A和三聚氰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的甲醛,对健康带来潜在风险的问题,备受科学家甚至世界各地的规管机构和市民关注。因此,这项研究集中分析聚碳酸酯和三聚氰胺这两种塑料,并概述其他塑料和非塑料的情况。

  4. 各种食物接触材料所含的化学物(包括原材料、添加剂、反应产物和污染物)可能会在产品的不同处理阶段迁移到食物。化学物能否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风险,视乎其毒性和迁移量而定。因此,只有惰性材料才可用作食物接触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食物接触材料的化学物迁移量会随食物的温度、接触食物的时间、食物的脂肪含量和酸性而增加。塑料的成分大多属脂溶性,且耐热程度较一些非塑料(如金属和陶瓷)低,所以塑料的稳定性特别容易受到食物的脂肪含量和温度影响。另外,金属和陶瓷两种物料亦令人关注,主要原因是重金属(例如铅和镉)的迁移问题。金属餐具接触强酸食物,重金属的迁移量可能会较高。

  5. 对于双酚A,最近一些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即剂量低于动物实验的最大无不良作用剂量(NOAEL))双酚A会对动物的生殖系统和发育期的脑部及行为有不良影响。不过,另一些研究结果却显示没有影响。

  6. 一些国家机构的风险评估显示,从聚碳酸酯婴儿奶瓶迁移出的双酚A分量极微,甚或检测不到。婴儿和幼童的双酚A摄入量远低于安全参考值。2010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下称“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举行联合专家会议,认为根据目前已知的双酚A资料,暂时未能以低剂量双酚A的动物研究结果,来确切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然而,中国内地、欧洲联盟(下称“欧盟”)和加拿大的规管机构已采取预防措施,禁止使用双酚A制造婴儿奶瓶,美国和澳洲当局则鼓励业界自愿淘汰双酚A制造的婴儿奶瓶。中心支持业界停止制造和出售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和学习杯。

  7. 至于甲醛,如果仿瓷餐具生产工艺欠佳,过量甲醛会迁移到食物。不过,甲醛也会天然存在于大部分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肉类、鱼类、甲壳类动物,干菌类等,含量可达每公斤400毫克。摄入小量甲醛不会对身体造成急性的影响。中国内地和欧盟制定了仿瓷餐具的化学物包括甲醛特定迁移量,符合标准的仿瓷餐具可以安全用于盛载食品。

  8. 现时有多种塑料不含双酚A,包括含纳米银的聚丙烯(PP)、聚醚碸(PES)、Tritan共聚聚酯(PCTG)、聚乳酸(PLA)等。然而,有关这些塑料的安全性资料有限。粮农组织 ∕ 世卫联合专家会议认为,所有新的或现有材料均须进行功能和安全评估。
 
  总结及建议

  9. 符合安全标准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风险。食物接触材料的制造商有责任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并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物质的释出量不会引起食物安全或品质问题。

  10. 家长选择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时,应考虑这些物品的使用条件,例如考虑这些物品可否用作盛载高温、油性或酸性食物,或可否放进微波炉内加热等。家长应时刻遵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不要错误地使用食物接触材料。
 
  婴儿奶瓶及儿童餐具的安全问题

  研究目的
 
  1. 此研究旨在检阅婴儿及小童用的奶瓶及餐具之安全问题,及探讨透过进食摄入由餐具迁移之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与对健康的影响。
 
  背景
 
  2. 由于人们对健康日益关注,现在他们所关注的已不止是食物安全,连餐具的安全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其中以婴儿及小童用的餐具更甚。小童有较大机会受到化学物之影响,因为他们体重较成年人轻,以每公斤体重每公斤所摄取的食物份量计算,孩童较成人所摄取的有害化学物份量高。另外,由于他们用较小的餐具,食品接触材料的面积与食物质量之比例亦较成人高,所以孩童会较易受化学物料的危害。再者,由于小童之生理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故较易受到化学物污染所影响。1因此,小童所用的餐具的安全问题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3. 在各种制造小童餐具的物料之中,以经济实惠和不易损坏见称的塑胶应用最广泛。但是,化学物也有可能从塑胶制餐具中迁移出来。例如,在奶瓶内的双酚A(BPA)和在食物包装内的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近年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其实,来自各种食物容器的化学物质可在食物加工过程各个阶段迁移到食物之中。例如,金属和陶瓷器皿最为人关注的就是重金属,如铅和镉的迁移。再者,盛载带酸性的食物时,金属器皿中重金属的迁移会增加。2食物的化学性质和接触的条件,特别是时间和温度,也会影响化学物从食物器皿迁移到食物的分量。一般来说,化学物迁移会受温度、脂肪含量、酸性和接触时间的影响而增加。3化学物对健康的风险取决于其毒性和迁移量,所以,只有惰性的物料,才适合作食物的容器,不论是天然或是合成的。
 
  婴儿奶瓶
 
  4. 自从发明了塑胶瓶,其耐用、耐冲击、价格低的优点,使玻璃瓶被大幅取代。在过去数十年间,由聚碳酸酯(PC)制造的器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聚碳酸酯(PC)是一种坚硬、透明的物料。不过,近年有报告指出,聚碳酸酯渗出的双酚A(BPA)-PC的单体(构件),会对人体有害。BPA的安全性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问题,同时它的安全性也引起不少媒体及公众关注。现在,PC容器的普及程度不如以往,而「不含BPA」的婴儿奶瓶则为回应顾客需要,纷纷在市场推出。
 
  5. 目前,在本地市场有售的「不含BPA」塑胶婴儿奶瓶,包括聚丙烯(PP)奶瓶、聚醚碸(PES)奶瓶、聚苯碸(PPSU)奶瓶、聚酰胺(PA)奶瓶。另一方面,愈来愈多顾客选购非塑胶物料的产品,令传统的玻璃奶瓶回归消费者怀抱。虽然不锈钢奶瓶和硅(矽胶)奶瓶在本地市场的普及程度,远不及玻璃奶瓶和塑胶奶瓶,但这两款奶瓶也是顾客选择之一。
 
  儿童餐具
 
  6. 在塑胶餐具中,由三聚氰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是最常见的。由于三聚氰胺餐具耐用、耐热和价格低,因此在不少家居和食肆中被广泛采用。在2008年,中国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爆发,导致婴儿和儿童患上肾结石,一些市民开始担心三聚氰胺会从仿瓷餐具中渗入食物和饮料,由此引起安全问题。再者,不时有传媒报导三聚氰胺可由仿瓷餐具释出,有关仿瓷餐具的食物安全问题继续引起公众关注。除了三聚氰胺之外,儿童餐具中经常使用的物料还包括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陶瓷、不锈钢等。
 
  法规管制
 
  国际情况
 
  7. 氯乙烯单体的指引限值(1.0 毫克/公斤),是《食品法典》(Codex)中唯一适用于包装物料的国际参考文献。另外,《食品法典》也制定了两种食品接触物质—氯乙烯单体及丙烯腈在食物中的指引限值,分别是每公斤食物0.01毫克及每公斤食物0.02毫克,4不过,《食品法典》并没有记载其他食品包装物料化学品的标准。至于个别的国家,食品接触物料的规管程度有显著的差异。
 
  8. 美国和欧盟对于可用作制造食品接触材料的原料和添加剂有非常复杂的法规。当必要时,这些法规会对由食品接触材料释出的化学物作出限制。自1958年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要求食品添加剂进入市场前进行审核。食品接触材料被列为间接食品添加剂。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第21条对间接食品添加物的许可物质列出批核名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可能包括温度、食物种类、使用分量以及食品添加剂在食物加工设备中是否单次使用或重复使用。从本质而言,法规所规定的添加剂的暴露水平应属安全。食品接触材料或新添加剂制造商,需标示在适当条件下材料的使用安全性。5
 
  9. 在欧盟,食品接触材料和物品由以下法规监管:(1)欧共体框架条例EC 1935/2004 列明对于所有食品接触材料的一般要求;(2)法规中对于特定的材料组别和物品,即塑料、陶瓷、再生纤维素膜、弹性和橡胶的框架条例;(3)用于制作食物接触材料和物品的个别物质或多种物质组别,如乙烯和亚硝胺的指令;(4)国家立法,其中列出欧盟立法尚未涵盖的材料组别和物品。6
 
  10. 在中国内地,对特定类型的食品接触材料,如塑料、纸张、陶瓷和不锈钢,都有制定法例。中国国家标准(GB9685-2008)列出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使用及添加的卫生标准」参考了美国和欧盟的制度。对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如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酯)的使用,尤其对于婴幼儿餐具,中国大陆和欧盟都已对其设定了一些具体的限制。7,8,9,10
 
  11. 澳洲及新西兰等其它国家也参考了美国及欧盟的相关标准。新西兰食物安全局认为,如果某种材料符合国际认可的标准,如欧盟、美国及澳洲的标准,那么这种材料就有合理证据证明可用作盛载食品。11,12 虽然在国际间没有一套统一的食品接触条例,但通用的原则是从食物接触材料迁移到食物中的化学物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本地情况
 
  12. 在香港,包括婴儿奶瓶及幼儿餐具在内,凡供私人所使用的消费品,其安全性受《消费品安全条例》(第456章)规管。有关的执法工作由香港海关负责。
 
  13. 《消费品安全条例》规定,凡任何人生产、进口或提供不符合通用安全要求的消费品皆属于违法行为。该要求还规定了消费品的生产者、进口商及提供者所要履行的责任,以保证所提供消费品的安全性,其适用于以下情况:(1)消费品销售的方式及目的;(2)消费品在保存,使用及消耗过程中相关的标记、说明或警告的使用;(3)符合由标准机构所公布的安全标准;及(4)现存相关措施以提高消费品的安全性。香港海关对本地市场上供应的包括婴儿奶瓶及餐具在内的食物接触品定期进行检测。不符合一般安全要求的产品不应在本地市场上销售。
 
  14. 另一方面,《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规定,本地餐饮业一概使用的食品器皿的安全性,由食物环境卫生署负责监管。根据该条例,经营食物业的人必须确保一切设备及用具保持清洁,不受有害物质沾染。
 
  研究范围
 
  15. 本文讨论关于婴儿奶瓶、橡胶奶头及重复使用的儿童餐具,诸如学习杯、杯子、碗、碟子、分味碟、饭盒、水壶、筷子、刀、叉子、勺子和吸管等产品的化学安全问题。食品接触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潜在物质的数量很庞大。本文集中讨论聚碳酸酯(PC)和三聚氰胺这两种物料。近来,这两种物料不仅为科学家所关注,还引起监管机构和全球大众的注意。本文也会简单讨论一些在其它塑料产品的主要成份、添加剂和污染物的情况。诸如聚丙烯(PP)、聚醚碸(PES)/聚苯碸(PPSU)、聚酰胺(PA)、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纳米银-聚丙烯(PP)、Tritan共聚聚酯(PCTG)、聚乳酸(PLA)及非塑料材料(如玻璃、陶瓷、橡胶、硅、铝、不锈钢、木材和竹子)。
 
  文献检索策略和资料来源
 
  16. 要找出研究议题的相关文献,要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在多个数据库搜索方能以确定。学术资料来源是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Informaworl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 (Wanfang data)寻找的。对于网上资源的搜索,主要采用了谷歌搜索。
 
  17. 关键字采用了「婴儿奶瓶和安全」、「餐具和安全」、「儿童餐具和安全」、「双酚A」、「聚碳酸酯」、「甲醛」和「三聚氰胺餐具」等。所有的关键字搜索都限制在1980至2011年(在内)的中文或英文刊物。
 
  18. 此外,也有文献来源于国际和国家食品安全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加拿大卫生部、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的相关出版刊物。而不同食品接触材料的基本资料是通过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和一些贸易协会,诸如新西兰塑料制造商协会、英国塑料联合会、欧洲塑料制造商协会、英国不锈钢协会、美国陶瓷学会和铝协会一些网站搜索得到的。此外,还通过人手从检索文件中的参考文献找出一些附加刊物。那些被引用或直接引用的条目也被列入文献列表。
 
  食物接触材料
 
  I. 聚碳酸酯(PC)
 
  19. 聚碳酸酯(PC),是一种轻巧且高效能的塑胶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包括婴儿奶瓶及食物容器。13 PC通常是由双酚A(在酸性条件下透过酚和丙酮的冷凝作用而产生)和碳酰氯经界面反应化合而成。PC塑胶,属高强度、高硬度、坚固耐磨并透明的工程热塑性塑料。其刚性可以承受最高摄氏140度的热能,而其韧性亦可于不低于摄氏零下20度维持不变,一些特别种类更可承受更低的温度。14PC的耐用度、防碎度、高耐热度以及近似玻璃的外观,使其成为玻璃的理想替代品。PC并没有特定的塑胶代码,多以「其他」或数字「7」来表示。15
 
  20. PC的单体(构件),即双酚A(BPA),应用在食品接触材料上已超过40年。然而,近期动物实验发现,低剂量双酚A(剂量低于在动物实验中的「最大无不良作用剂量」(NOAEL))有可能对在发育期的神经系统及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发现其对于生殖系统可能有害。但亦有其他研究并未发现类似影响。这些研究导致学术界对双酚A(BPA)的问题产生分歧,同时传媒对此亦显得十分关注。16
 
  双酚A
 
  21. 双酚A正式的化学名称为2-2双(4-羟基苯)丙烷。这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工业化学物,广泛用于制造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和其他的应用。17 双酚A可从食物包装、塑胶容器(包括奶瓶)及有涂料的食品罐头迁移出来。食物是人体摄入双酚A的主要途径,其他次要的途径包括家居灰尘、泥土和玩具、牙齿治疗和感热纸(例如收银机发出的收据纸张)。16
  
  双酚A的毒性
 
  22. 在毒物代谢动力学上双酚A在啮齿类动物和人体内有显著的物种差别。18 在大鼠体内,口服双酚A需要颇长时间才能清除,其半衰期达二十至八十小时; 而在包括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体内,口服双酚A却能被肠胃道迅速吸收,并在肠道及肝脏内立即被代谢及转化为双酚-A葡萄糖苷酸,而双酚A-葡萄糖苷酸能从泌尿系统于六小时内快速清除。16 从近期的人体数据及年幼猴子的数据均显示,即使是人类的初生婴儿,亦能有效地代谢双酚A并排出体外。17
 
  23. 双酚A的急性毒性比较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双酚A有基因毒性或致癌性,然而,双酚A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而最令人关注的是双酚A对在仍然处于成长期的实验动物的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行为上的低剂量效应。17
 
  生殖和发育毒性
  
  24. 双酚A在啮齿类动物的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上出现的低剂量效应,早已引起广泛的科学性辩论。有些研究指出,双酚A的低剂量效应会影响动物身上一些较敏感的系统,包括前列腺及尿道的发育毒性,以及引致雌性性早熟等问题。美国国家毒理计划(NTP)认为怀孕妇女、胎儿、婴儿及幼儿对双酚A的估计摄入量与影响实验动物脑部、行为、前列腺、乳腺等系统的发育,以及引致雌性性早熟的双酚A的「低」剂量相若,故认为不能抹杀双酚A或会改变人类发育的可能性。20
 
  25. 然而,近年一项以良好实验规范进行的两代生殖毒性研究,并没有确定有低剂量效应。低剂量的双酚A不会造成生殖器官变异,整体最大无不良作用剂量(NOAEL)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最敏感的观察终点是肝脏毒性。21 欧洲食品安全局于2011年表示,有一些可靠的研究没有反映出,低于每公斤体重5 毫克双酚A会对生殖及发育系统造成影响。于2010年,粮农/世联合专家会议上,研究了自2008年以来的「新」研究项目和最近的双酚A评论拟稿,并将之与现有数据整合,以便得出一些有关低剂量效应(低于每公斤体重1毫克)可否对健康带来潜在影响的结论。可是,专家会议结论是,摄取低于每公斤体重1毫克剂量的双酚A是否对囓齿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何潜在影响仍属未知之数,这些摄取途径包括口服及经皮下注射。16
 
  发育神经毒性
 
  26. 有一些关于囓齿类动物神经毒性终点的研究提出,在发育期从饮食摄入低于每公斤体重5毫克双酚A也可影响大脑的发育及行为。这些剂量与人类摄入量相关。2010年粮农/世卫联合专家小组认为由于低剂量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令解读结果方面有不确定性,因此须要作进一步研究以了解不明确部份。16
 
  其他慢性影响
 
  27. 一些测试研究证实双酚A对动物有免疫毒性及对心血管和新陈代谢构成影响。粮农/世卫联合专家小组和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10年均认为现有数据不足以断定双酚A对人类有何影响。16,17
 
  人类研究
 
  28. 最近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摄取双酚A对健康构成不良影响,(例如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肝酶、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和精液质量下降,以及引起少女行为变化(具攻击性和过度活跃等问题))。但部分研究在设计上有缺陷,包括使用先前存在的慢性疾病自我报告数据评估和未有全面评估同时职业接触其他化学物的情况。在2010年的粮农/世联合专家会议指出,很难从这些研究中得出任何结论。16 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10年也确定这些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并认为不能得出任何风险评估结论。17
 
  双酚A安全参考值
 
  29. 欧洲食品安全局在2006年11月29日采纳了有关双酚A的提议,并且重新设定了双酚A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TDI)为每公斤体重0.05 毫克。此每日可容忍摄入量是基于每公斤体重5毫克最大无不良作用剂量(NOAEL)而定,这项水平是透过三代大鼠的全面研究和最近对两代小鼠的生殖毒性研究,以及考虑不确定系数100而定出来的。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应用不确定系数100是保守的做法,因为和大鼠相比,人体内的游离双酚A水平低。18 欧洲食品安全局于2008及2010再次确认这个每日可容忍摄入量。17,19
 
  双酚A的迁移限值
 
  30. 根据欧盟条例(EU)No 10/2011,来自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双酚A的特定迁移限值为每公斤食物0.6 毫克。22
 
  聚碳酸酯奶瓶的双酚A迁移
 
  31. PC奶瓶的双酚A潜在迁移量,在全球各地有广泛研究。普遍认为,在一般使用条件下的奶瓶双酚A迁移量是极低的,而且很多样本的迁移量均低于测试限值。2010年粮农/世卫联合专家小组对双酚A的摄入量评估是在最坏的使用条件下,双酚A的迁移量水平是每升15微克的情况下进行的。16 一些最近的研究也测试了旧的PC奶瓶在高温下可能出现的双酚A迁移。研究显示PC奶瓶中的双酚A迁移量会随着接触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长,但是整体水平仍远低于安全限值。23,24,25
 
  双酚A的摄入量评估
 
  32. 澳洲及新西兰食品标准局评估了食物中含有双酚A的安全性,其中包括婴儿摄取的分量。结论是双酚A摄入量十分低,不会对任何年龄人士构成显著的健康威胁。例如,澳洲一个消费者组织CHOICE最近的一项调查,用双酚A含量最高(10亿分之420)的罐装婴儿蛋黄奶糊为例,如果一名重9公斤的9个月大的婴儿每天吃超过1公斤该罐装婴儿蛋黄奶糊,才会达到双酚A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26
 
  33. 2010年举行的粮农/世联合专家会议估计了国际水平双酚A的摄入量。专家把各种可能出现的膳食模式考虑在内,包括最坏膳食模式(包装食品占总膳食100%)和最佳膳食模式(包装食品占总膳食25%),并从特定文献取得食品的双酚A浓度数据,从而计算出摄入量估值。16 粮农/世卫联合专家会议得出各年龄组别的国际水平摄入量估值,均远低于由欧洲食品安全局定立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每公斤体重0.05 毫克。这显示从目前双酚A的摄入量来看,各年龄组别面对的健康风险极低。表1总结了四个人口组别的估计膳食摄取量。
 
  表1. 双酚 A的估计摄入量

a 假设只有奶粉,没有母乳。
  b 最坏情况为假设包装食品和饮料占日常总膳食100%,而最佳情况为假设包装食品和饮料占日常总膳食25%。
  c 由于使用预算方法模式的关系,在摄入估值的上限范围中,显示的为最高摄取量。
  * 每日可容忍摄入量=每公斤体重50微克
 
  国际观点
 
  34. 2010年举行的粮农/世卫联合专家会议认为,根据目前已知的双酚A资料,暂时未能以低剂量双酚A的动物研究结果,来确切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风险。16
 
  35. 然而,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减少公众接触双酚A的机会。于2010年9月的加拿大公报中,政府把双酚 A列入有毒物质名单之内,使政府能制定条例监管双酚A所带来的风险。27加拿大亦早于2008年已提出立法禁止出售含有双酚A的聚碳酸酯(PC)奶瓶,法例并于2010年生效。28
 
  36. 欧盟在2011年3月禁止了成员国制造含双酚 A的聚碳酸酯PC婴儿奶瓶,在同年6月也禁止了PC婴儿奶瓶的入口和在巿场贩卖。29 早在欧盟决定禁制双酚A奶瓶之前,其中两个成员国,法国和丹麦,已采取行动,禁止制造、入口、出口和在巿场售卖含双酚A的奶瓶。 另外,法国食品安全机构提倡所有家居食物容器,如含有双酚A的话也应明确用标签记载警示字句,和注明过度加热使用有可能会影响健康。30
 
  37. 在中国内地,以PC为原料和其他含双酚A的奶瓶也在2011年6月1日被禁止制造。而入口和贩卖则在同年9月1日被禁止。31
 
  38. 但是,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澳洲没有禁止使用BPA来制造奶瓶。在美国,有些个别的州也有禁止双酚A用于婴儿产品,但还没到达整个联邦政府禁止的等级。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立场在于支持业界主动不采用双酚A于奶瓶及婴儿学习杯,在此期间,他们正致力于研究双酚 A的安全性。32
 
  39. 在日本,由1990年代开始,传言低剂量的双酚A可能对人体有影响的时候,几乎所有关于食物器皿的国内工业都自觉地不使用双酚A。自从那时开始,再没有收到摄入大量双酚A的报告。但是,在公众健康的立场,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开声明最好尽量减用双酚A,并鼓励各个相关行业自觉地不使用双酚A。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厚生劳动省为孕妇和照顾婴儿的人制订了一份关于哺乳的相关知识守则,以令他们更了解双酚A。33,34
 
  40. 在澳洲,国立健康中心声明希望主要零售商逐步淘汰含有双酚 A的婴儿奶瓶,而这决定是经过许多政府和零售商之间建设性的讨论所得出的结果。这协定最后于2010年7月生效,35 澳洲及新西兰食品标准局声明自愿性逐步淘汰双酚A的行动是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而作出的行动,而不是和产品的安全有关。26
 
  41. 自从PC奶瓶被一些国家禁止,或是被自愿逐步淘汰开始,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已经开始选择一些不含有双酚 A的奶瓶和玻璃器皿。粮农/世联合专家小组指出在巿场上已经有能取代PC的奶瓶或容器。但是,到现时为止,还没有一种物料能在食物接触所有用途上取代双酚A。再者,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和资料也非常有限。能取代PC的主要是玻璃和一些现在广泛应用的聚合物,例如聚丙烯(PP)、聚醚碸(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和硅。近年有一种新的PC代替品是Tritan共聚聚酯(PCTG),但所有新的或现有材料均须进行功能和安全评估。16
 
  本地情况
 
  42. 在过去三年(2009年1月至今年10月),海关从市面抽取不同品牌的塑胶奶瓶、水瓶和食物容器样本交由政府化验所化验,全部样本均通过双酚A迁移量测试。中心支持业界停止制造和出售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和学习杯,并致力以其他物料取代双酚A或尽量减低食物罐内层的双酚A含量。
 
  II. 三聚氰胺
 
  43. 作为食物接触材料,三聚氰胺多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是最普遍的胶制餐具材料。基于其高耐用性能,良好的化学和抗热性和低成本等优点,令它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家居产品和食物容器中,三聚氰胺制的餐具表面都如陶瓷餐具般平滑而且光亮,可用于配搭彩色图案或卡通人物。36 这些设计都很受小朋友的欢迎。
 
  44. 三聚氰胺餐具(一般称为仿瓷餐具),多以粉状或粒状之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树脂)压缩成形。热力和压力使树脂成为热固塑料。37 MF树脂在1938年由一位瑞士科学家发明,由一美国公司于1939年取得专利,由60年代起,中国便开始生产MF树脂的餐具,现己成为全球最大的MF树脂餐具生产。38 由MF树脂制成之餐具有良好的耐热能力,生产商多标示其耐温范围介乎摄氏负30度至正120度,也有一些产品说明能承受摄氏正140度的高温。
  
  45. 但是,有些在市面出售的仿瓷餐具完全由尿素甲醛树脂(UF树脂)制成,或是在UF树脂制成品上加上MF树脂粉末涂层制成。38,39,40,41 UF树脂是由不透明的热固塑胶或树脂所制,主成份是尿素或甲醛。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述,三聚氰胺树脂在特定条件下可安全地应用于食物器皿的表面。42 此外,尿素,三聚氰胺和甲醛在欧盟都是己授权可作为单体及塑胶的起始物料。43 UF树脂是非常坚硬的物料,且防刮效能好,但防热效能比MF树脂低,以UF树脂制成的餐具最多只能承受摄氏正80度的高温。39
 
  仿瓷餐具释放甲醛
 
  46. 仿瓷餐具备受关注的问题是甲醛的过度迁移,以UF树脂代替MF树脂是造成来一些仿瓷餐具品质较差,较易释出更多甲醛的原因之一。38,39,44,45 UF树脂的稳定性较MF树脂差。究其原因,在于UF制成品的制造过程是可还原,故此UF会比MF释出较多的甲醛。39,46
 
  47. 此外,聚合物在生产或降解时残留过剩的单体是导致单体从聚合物释放的原因之一。47 另一说法认为在发现高甲醛迁移量的同时却没有检测到三聚氰胺单体,原因可能是在生产聚合物使用了过量的甲醛前体-四氮六甲圜(HMTA)。过剩的HMTA会促成甲醛和阿摩尼亚的产生。37 所以,生产MF树脂的配方必须准确,以尽量减低未参与反应的甲醛的迁移量。此外,必须严格控制制模过程,以确保单体完全聚合。41
 
  甲醛
 
  48. 甲醛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聚缩醛树脂。这些物料用途广泛,除用作木制品、纸浆造纸及合成玻璃纤维的黏合剂和黏合物外,还可用于生产塑胶和涂料,以及整染纺织品。48,49
 
  49. 甲醛天然存在于大部分食物,包括水果及蔬菜(例如梨、苹果、葱)、肉类、鱼类(例如九肚鱼、鳕鱼)、甲壳类动物,干菌类等,含量可达每公斤400毫克。50
 
  甲醛的毒性
 
  50. 甲醛经进食进入人体后,容易被胃肠道吸收,转化为甲酸盐。甲酸盐会经进一步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或会与核酸和氨基酸结合。甲酸盐经尿液排出体外,是清除甲醛的另一主要途径。甲醛在实验动物身上具有中度的急性的口服毒性,虽然只摄入少量的甲醛不会导致急性反应,但摄入高剂量的话会引致急性中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痛,呕吐,昏迷,肾脏机能受损甚至死亡。48,49
 
  51. 甲醛令人关注的主要是其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04年确认甲醛有基因毒性,并分类为第1组(“令人类患癌”),此分类主要是基于工厂工人因职业吸入甲醛的流行病学证据。49 另一方面,世卫在2005年制订食用水指引的时候,认为没有绝对的证据证明食水内的甲醛会致癌。但动物临床研究却指出,饮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甲醛的食水,会导致胃的病理变化及增加肾的重量。51
 
  52. 美国毒物与疾病登记署把甲醛的中期和长期口服最低风险水平,分别定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3毫克和0.2毫克。最低风险水平是评估人类每日暴露在有害物质的环境下,即在特定时段内暴露于这些有害物质下不会有非癌症类的健康风险。特定时段一般为期14至36日,较长时段等于或多于365日。52
 
  三聚氰胺
 
  53. 三聚氰胺(又名2,4,6-三氨基-1,3,5-三嗪)是工业用化学品,通常透过与甲醛发生反应而制成三聚氰胺树脂。53
 
  三聚氰胺的毒性
 
  54. 一项大鼠喂食三聚氰胺的研究发现,三聚氰胺不会在大鼠体内代谢,但会迅速经尿液排出,而三聚氰胺在血浆的消除半衰期约为3小时。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很低,在口服三聚氰胺的动物测试中,最常见的慢性反应就是食物摄取量减低,体重变轻,出现膀胱结石,结晶尿症,膀胱尿道组织增生和存活率降低。54,55根据2008年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证明如果三聚氰胺的浓度够高,婴儿饮用主要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亦可导致结石。5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1999年认为三聚氰胺没有基因毒性作用,并把它归类为第3组,即在会否令人患癌方面未能分类。57
 
  55.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并没有评估三聚氰胺和它的类似物的安全性和它的结构类似物。在2008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前,研究人员并没有获得太多从进食摄入三聚氰胺的数据。在加拿大卫生部的支持下,世卫为此与粮农在2008年12月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讨论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毒性,最后他们制定了三聚氰胺的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2 毫克。56
 
  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的研究
 
  56. 在中国,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限量分别为每平方分米0.2毫克和每分米2.5毫克。58 在欧盟,甲醛和尿素有限度地被允许作单体之用或加进塑胶之中,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限量为每公斤食物30 毫克(每平方分米5.0 毫克),甲醛则为每公斤食物15 毫克(每平方分米2.5毫克)的食物。但尿素方面却无此方面的限制。根据美国21 CFR 177测试的指引,含三聚氰胺甲醛和尿素甲醛的食物器皿的氯仿可溶萃取物净量不得超过食物接触面每平方寸0.5毫克(约每平方分米7.8毫克)。42,59
 
  仿瓷餐具的迁移量研究
 
  57. 香港和一些海外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和泰国最近的研究调查发现,仿瓷餐具的三聚氰胺的迁移非常轻微,不会对带来健康风险,但是部分样本会释出过量甲醛。60,61,62,63,64 英国食物标准局在2008年指出,虽然持续暴露于甲醛中才有机会影响健康,但经呼吸摄入的甲醛可能致癌。同时,甲醛也是一种致敏物质,会引发过敏皮肤炎和短暂刺激口腔。因此,不符合规格的仿瓷餐具,不能在市场出售。62
 
  从仿瓷餐具中摄入三聚氰胺的评估
 
  58. 2008年的世卫/粮农专家会议重新探讨了仿瓷餐具的三聚氰胺迁移的数据,并认为食物中的三聚氰胺含量应该约少于每公斤食物1毫克。虽然有些有限的资料显示一些食物含量大于每公斤1毫克,但那些实验是在极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例如,3%乙酸,摄氏70度,2小时),而这些情况在现实生活不会遇到。
 
  经呼吸摄入仿瓷餐具释放的甲醛评估
 
  59.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在2011年估计经呼吸摄入从仿瓷餐具释出的甲醛的可能性,并根据引起动物细胞增生的实验数据和可刺激人类上呼吸系统的浓度为0.1 ppm,得到一个可容忍空气浓度,称为「安全水平」,此水平为每立方米0.124微克。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发现仿瓷餐具的释出的甲醛在假设的使用条件下超出了这个「安全水平」,并认为经呼吸摄入的甲醛即使只是很短的接触时间也可能对消费者构成危害。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认为,以MF树脂所制造的消费品并不能用于煮食及放进微波炉加热。但是,在室温使用MF树脂直至摄氏70度都是对人体安全的。(例如把热饮或食物放进杯、碗或放在碟上)。65
 
  国际间的看法
 
  60. 欧盟委员会的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发现在过去数年,一些中国及香港生产或由两地托运输往欧盟仿瓷餐具曾有过度释放甲醛的情况。结果,欧盟对这些餐具实行了入口管制。该欧盟条例的要求是对所有货物作文件检查以及货物验证和测试,(包括化验分析其中10%的货物)。该条例已于2011年7月1日生效。66

  本地情况
 
  61. 在香港,一般供应予私人使用餐具包括仿瓷餐具的安全性,由香港海关根据《消费品安全条例》负责执法。此外,在2010年,中心作了一个关于仿瓷餐具的研究。总共61个样本,结果发现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迁移量,皆低于内地国家标准和欧盟所订下的限量,正确使用这些产品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67
 
  III. 其他物料
 
  62. 除了上述的物料,其实还有其他塑胶和非塑胶类的物料,广泛地使用于婴儿奶瓶和儿童餐具。塑胶物料方面,聚丙烯(PP)是当今非常普遍的食物接触材料,适合作为可冷藏甚至放进微波炉的容器材料。68 所以,在双酚A问题出现前,PP瓶和可丢弃的PP塑胶袋衬里早已成为了PC奶瓶的代替品。69 PP基本上是一种惰性材料,普通的接触,例如使用PP塑胶或进食接触过PP塑胶的食物等,均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63. 现在,巿场有一些PP微波炉容器,加进纳米银微粒来提高容器的抗菌能力。有一些可用来作为小童的零食盒。纳米微粒通常指最起码在一维上有约1至100纳米的微粒。
 
  64.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在2009年指出各种不同的银化合物会释放银离子以各种方式去破瓌细胞。银的抗菌能力就是基于这个原理,纳米银也是这种状况。纳米银的抗菌能力也是基于释放银离子,但考虑到纳米银相当高的面积-体积比和它们对人体的独特性质,它们也有可能通过其他的机理发挥作用。银的纳米结构可能会透过一些生物屏障进入细胞。这些纳米银粒会堆积成沉淀物,不断释放银离子。因此,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建议生产商避免在食物和日常产品之中使用纳米体积的银和银复合物,直到有风险评估确定产品不会对消费者的安全有影响。70 现在,纳米级的银没有得到欧盟授权用于塑胶食物容器。欧盟唯一授权的纳米级食物接触材料是纳米钛氮化物,它是相对不活跃和不迁移的。它被严格规限只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高含量为每公斤20毫克。10
 
  65. 在2008年,世卫认为纳米作为新的材料,用于食物和食物加工前,需要充份评估这些纳米材料对健康及环境所带来的风险。71 现时并无有力证据证明纳米技术衍生的食物或食物接触材料较传统对应食物或材料安全或危险。因此,对于纳米食物及加入纳米材料的食物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论。为安全起见,业界不要出售未经安全评估的纳米材料。
 
  66. 关于PC奶瓶的代替品,聚碸类聚合物,包括聚醚碸(PES)和聚苯碸(PPSU)在巿场上非常普遍。他们的特性和PC非常接近,虽然聚碸类聚合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作为食物容器的物料, 而且它们的单体物如4,4-二氯二苯碸和4,4-二羟基二苯碸已得欧盟授权, 但它们并没有像双酚A那样经过很多的测试。事实上,4,4-二氯二苯碸,被称为是双酚S,是一种类似双酚A的材料。法国食品安全机构在2010年强调不容忽视对双酚A代替品的风险评估。此外法国食物安全中心在2010年指出双酚S(PES单体)在婴儿奶瓶的使用,只是在2000年由欧盟的食物科学委员会作过评估,但评估只是基于四个毒性研究报告。因此,他们亦认为应重新评估其他在巿场上的BPA或PC代替品,而欧盟各国应该尽快讨论这些议题。74
 
  67. 2010年,粮农/世卫联合专家会议上,提到一个相对比较新的PC代替品,就是Tritan共聚聚酯(PCTG)。现在,PCTG水瓶特别是小童用的,在巿场上非常普遍。关于其毒性资料和他的单体资料主要由制造商依士曼化学公司所提供的。基于现有的资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PCTG使用于制造可重复使用,接触各种食物的器皿,使用温度至摄氏100度。75
 
  68. 另一种相对较新用以制造小童餐具的就是聚乳酸(PLA)。PLA餐具是可分解的塑胶。单体乳酸来自可循环再用的资源,例如粟米淀粉。乳酸对人体无害。76 但是,据制造商提供的资料,PLA餐具的耐热能力较低,不适合盛载高于摄氏80度的食物。不然的话,便会过度迁移化学物,影响食物的色香味。
 
  69. 粮农/世卫联合专家会议在2010年表示,有些塑胶产品的安全性数据可谓非常有限甚至是不存在。重要的是,就是所有新的或现存的PC代替品都必须经过测试证实其适合的功能及安全性。16 其实,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还有很多用于婴儿奶瓶和小童餐具的物料值得研究。虽然不同的食物容器可能会迁移化学物到食物中,但这并不一定代表这会对健康构成威胁。整体来说,化学物迁移量符合安全标准的惰性食物接触材料是不会对消费者健康带来风险。附件一和二的综合了不同材料的特性、用途、受关注的主要化学物。
 
  总结和建议
 
  70. 符合安全标准的奶瓶和儿童餐具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风险。食物接触材料的制造商有责任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并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物质的释出量不会引起食物安全或品质问题。
 
  71. 在选择婴儿奶瓶或餐具的时候,家长可能会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安全性、耐用性、是否容易使用和清洗,还有价钱和环境标准。但是,为了保障安全,家长应该留意餐具的使用条件,例如是否适合放热的、油性或酸性的食物,或是能否放进微波炉等。家长应该遵从生产商的指引使用食物容器,因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过多的化学物迁移。
 
  给大众的建议
 
  一般建议
 
  购买
 
  1. 从可靠的零售商购买婴儿奶瓶和小童餐具。

  2. 塑胶婴儿奶瓶和餐具方面,应选择有详细规格和使用指引的产品。
 
  使用
 
  1. 避免使用表面有破损或已损坏的餐具。

  2. 依照生产商的指示使用,尤其是温度上的限制和是否能放进微波炉加热或雪柜冷藏。

  3. 避免使用塑胶餐具来长时间盛载高温和油性食物或是强酸性的食物。

  4. 避免使用金属餐具来长时间盛载高酸性食物。
 
  清洁
 
  1. 切勿使用含砂质的清洁剂、可刮花餐具的清洁用具或强力化学物,以免损毁餐具表面。

  2. 只可将标明适用于洗碗碟机的餐具放进洗碗碟机清洁,而标明适用于蒸气机的餐具才可用蒸气机消毒。
 
  婴儿奶瓶
 
  使用婴儿奶瓶时,家长应该根据奶粉的指引来准备和使用。以下的建议能适用于任何塑胶制的奶瓶或杯。
 
  1. 丢弃所有刮花的瓶和喂奶杯,因为可能藏有细菌。但如果旧的奶瓶没有损坏,是不需要更换的。

  2. 当为孩子冲调奶粉时,尽量避免把沸水或非常热的水、婴儿配方或其他液体盛载于塑胶奶瓶之中。不过,当为12个月以下的婴儿冲调奶粉时,应把水煮沸,然后放置不多于30分钟,以确保温度足够(不少于摄氏70度)消灭奶粉中有害的细菌。

  3. 不要用微波炉加热任何婴儿奶瓶,液体可能被加热得不平均而烫伤婴儿。

  4. 根据奶粉标签上的指引去消毒和清洁奶瓶,在加入奶粉前奶瓶应被存放于室温和阴凉的地方。

  5. 家长如果担心PC奶瓶会释放双酚A,可选代替品如玻璃瓶。
 
  对餐具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建议
 
  1. 生产商应遵从良好的制造规范,确保婴儿奶瓶符合认可标准,例如欧盟,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中国国家标准。

  2. 生产商应提供产品资料和说明,包括温度上限和其他使用限制。

  3. 零售商应该从可靠的生产商购入婴儿奶瓶和餐具,并确保产品适合盛载食物。

  4. 食物安全中心支持业界停止制造和售卖含有BPA的婴儿奶瓶和学习杯。
 
  对食物业界的建议
 
  1. 从可靠的生产商及供应商购买餐具,并使用合适的餐具盛载食物去招待客人。

  2. 根据产品说明及使用者指引使用餐具。
 
  参考文件:

  1. Foster E, Mathers JC, Adamson, AJ. Packaged food intake by British children aged 0 to 6 years.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10;27(30) 280-388.

  2. Health Canada. The Safe Use of Cookware. [cited 14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hc-sc.gc.ca/hl-vs/iyh-vsv/prod/cook-cuisinier-eng.php

  3. Fatima Pocas M, Hogg T. An Overview of hazards and risk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Foodinfo Online Features.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Service. 17 November 2008. [cited 18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foodsciencecentral.com/fsc/ixid15480

  4. CODEX. Guideline levels for vinyl chloride monomer and acrylonitrile in food and packaging material CAC/GL 6-1991. Available from: URL:
www.codexalimentarius.net/download/standards/20/CXG_006e.pdf

  5. USFDA. Food Ingredients & Packaging, Food Contact Substance (FCS). Last updated 14 April 2011. [cited 4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da.gov/Food/FoodIngredientsPackaging/FoodContactSubstancesFCS/default.htm

  6. EUROPA. Food Contact Materials – EU Legislation. Last updated 22 April 2010. [cited 4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http://ec.europa.eu/food/food/chemicalsafety/foodcontact/eu_legisl_en.htm

  7.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9685-2008: Hygienic standard for uses of additives in food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2009.

  8.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ives. Commission Directive 2011/8/EU of 28 January 2011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as regards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Bisphenol A in plastic infant feeding bottl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26:0011:0014:EN:PDF
 
  9.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卫生部工业和资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告. 2011年 第15号. 23 May 2010. [Article in Chinese]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jdj/s7891/201105/51866.htm

  10.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of 14 January 2011 o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12:0001:0089:EN:PDF

  11. Australian Standard. Plastics materials for food contact use. AS 2070-1999. Standards Australia.

  12. New Zealand Food Safety Authority. MAF Food Safety. Migration of chemical from plastic into food. [cited 4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oodsmart.govt.nz/whats-in-our-food/chemicals-nutrients-additives-toxins/plastic-packaging/

  13. PlasticEurope. Polycarbonate. [cited on 28 February 2010].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plasticseurope.org/what-is-plastic/types-of-plastics/polycarbonate.aspx

  14. Plastipedia. The Plastics Encycolpedia-Polycarbonate PC. [cited 28 February 2011].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bpf.co.uk/Plastipedia/Polymers/Polycarbonate.aspx

  15. Society of the Plastic Industry. SPI Resin Identification Code - Guide to Correct Use. [cited on 28 Februar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plasticsindustry.org/CareerCenter/content.cfm?ItemNumber=823

  16. FAO/WHO. Toxicological and Health Aspects of Bisphenol A. Report of Joint FAO/WHO Expert Meeting 2-5 November 2010 and Report of stakeholder meeting on Bisphenol A. 1 November 2010. Ottawa, Canada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11/97892141564274_eng.pdf

  17. 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Scientific Opinion on Bisphenol A: evaluation of a study investigating its neurodevelopmental toxicity, review of rece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its toxicity and advice on the Danish risk assessment of Bisphenol A. The EFSA Journal 2010; 8(9):1829.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pub/1829.htm

  18. 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Opinion of the Scientific Panel on Food Additives, Flavourings, Processing Aids and Materials in Contact with Food on a request from the Commission related to 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 (Bisphenol A). The EFSA Journal 2006; 428.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efsa.europa.eu/en/efsajournal/doc/428.pdf

  19. EFSA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Toxicokinetics of Bisphenol A. Scientific Opinion of the Panel on Food additives, Flavourings, Processing aids and Materials in Contact with Food (AFC).
The EFSA Journal 2008; 750:1. Available from:
 URL: URL:http://www.efsa.europa.eu/en/scdocs/doc/759.pdf

  20. NTP-CERHR (National Toxicological Program-Center for the Evaluation of Risks to Human Reproduction). NTP-CERHR Monograph on the Potential Human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Effects of Bisphenol A. NIH Publication No. 08-5994. September 2008. Available from: URL:
http://cerhr.niehs.nih.gov/evals/bisphenol/bisphenol.pdf

  21. Tyl RW et al. Two-genera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study of dietary bisphenol A in CD-1 (Swiss) mice.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8; 104(2):362-284.
22.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of 14 January 2011 o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12:0001:0089:EN:PDF

  23. Ehlert KA, Beumer CWE, Groot MCE. Migration of bisphenol A into water from polycarbonate baby bottles during microware heating. Food Additive & Contaminants Part A; 2008:25(7):904-910.

  24. Le HH, Carlson EM, Chua JP, Belcher SM. Bisphenol A is released from polycarbonate drinking bottles and mimics the neurotoxic actions of estrogen in developing cerebella neurons. Toxicology Letters 2008; 176:149-156.

  25. Kubwabo C, Kosarac I, Steward B, Gauthier BR, Lalonde K, Lalonde PJ. Migration of bisphenol A from plastic baby bottles, baby bottle liners and reusable polycarbonate drinking bottles.
Additive & Contaminants Part A 2009; 26(6) 928-937.

  26. FSANZ. Consumer information: Bisphenol A and packaging. [cited 8 December 2011].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consumerinformation/bisphenolabpa/
 
  27. Government of Canada. Canada Gazette – Order Adding a Toxic Substance to Schedule 1 to the Canadia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99. Vol. 144, No. 21. 13 October 2010.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gazette.gc.ca/rp-pr/p2/2010/2010-10-13/html/sor-dors210-eng.html

  28. Government of Canada. – Order Amending Schedule I to the Hazardous Products Act (bisphenol A). Vol 144, No. 7. March 31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gazette.gc.ca/rp-pr/p2/2010/2010-03-31/html/sor-dors53-eng.html

  29.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ives. Commission Directive 2011/8/EU of 28 January 2011. Amending Directive 2002/72/EC as regards the restriction of use of Bisphenol A in plastic infant feeding bottles.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26:0011:0014:EN:PDF

  30. ANSES. News. AFSSA assesses consumer exposure to bisphenol A in France. 27 April 2010. [cited 3 March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nses.fr/index.htm

  31.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卫生部工业和资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告.
2011年 第15号. 23 May 2010. [Article in Chinese]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jdj/s7891/201105/51866.htm

  32. US Food and Drug Aministration. News & Events – Update on Bisphenol A for Use in Food Contact Applications. January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da.gov/downloads/NewsEvents/PublicHealthFocus/UCM197778.pdf

  33. WHO/FAO. Infosan information note No. 5/2009 – Bisphenol A. Bisphenol A (BPA) –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future actions by WHO and FAO. 27 November 2009.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fs_management/No_05_Bisphenol_A_Nov09_en.pdf

  34.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of Japan. Q&A on Bisphenol A. 8 July 2008. Updated 14 January 2010. Available on URL:
http://www.mhlw.go.jp/topics/bukyoku/iyaku/kigu/topics/080707-1.html

  35. 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Media release. Parliamentary Secretary for Health. Government announces BPA baby bottle phase out. 30 June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oodstandards.gov.au/scienceandeducationnewsroom/mediareleases/mediareleases2010/governmentannouncesb4822.cfm 

  36. 扬克龙. 密胺塑料餐具成型工艺及模具. 
塑料科技 (Pla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4(156): 64-66. [Article in Chinese]

  37. Bradley EL, Boughtflower V, Smith, TL, Speck DR, and Castle L. Survey of the migration of melamine and formaldehyde from melamine food contact articles available on the UK market. Food Addititives & Contaminant 2005; 22(6): 597 -606.

  38. 宁建中、付鸿、杨联芝、周晓莉. 三聚氰胺与食品的安全性(Melamine and Food Safety).
中州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2009; 26(3):109-112.

  39. 商贵芹、寇海娟. 浅析我国密胺(仿陶瓷)餐具新国标GB9690-2009. 检验检疫学刊 (Journal of Inspection and Qurantine) 2009; 19 (5); 46-47.

  40. 王珊 仿瓷餐具安全性探究—不合格仿瓷餐具的潜在安全隐患不可漠视. 中国科技财富 (Fortune World) 2009; 21:101-105.

  41. Poovarodom N, Tangmongkollert P, Jinkarn T, and Chonhenchob V. Survey of counterfeit melamine tableware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in Thailand, and its migratio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11; 28(2):251-258.

  42. USFDA. 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21 CFR Part 177, Sec. 177.1900 Urea-formaldehyde resins in molded articles. Revised as of 1 April 2010. Available from:URL: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cfr/CFRSearch.cfm?fr=177.1900

  43.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of 14 January 2011 o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12:0001:0089:EN:PDF

  44. 唐树田、马宁.加强对进出口密胺餐厨具的检验监管工作 .中国检验检疫 (China Inspection and Quaranitine). 2009:12:19. [Article in Chinese]
 
  45. 吴玉华. 论密胺餐具潜在安全隐患与群众健康安全. 管理观察 (Management Observer) 2010; 401:18 45. [Article in Chinese].

  46. Salamone J. Polymeric Materials Encyclopedia- Urea-Fromaldehyde Resins. Volume 11 T-Z. CRC Press. 1996.

  47. Lund KH, Petersen JH. Migration of formaldehyde and melamine monomers from kitchen- and tableware made of melamine plastic.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06;23(9):948-955.

  48.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 Environmental Health Criteria 89: Formaldehyde.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9.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ehc/ehc/ehc89.htm

  49.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Formaldehyde – Monograph Vol. 88. Lyon: IARC; 2004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cie.iarc.fr/htdocs/monographs/vol88/formal.html

  50. CFS. Foods Known to Contain Naturally Occurring Formaldehyde. [cited 19 December 2011].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cfs.gov.hk/english/whatsnew/whatsnew_fa/files/formaldehyde.pdf

  5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ormaldehyde in Drinking-water: Background docu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Geneva: WHO; 2005.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who.int/water_sanitation_health/dwq/chemicals/formaldehyde130605.pdf

  52.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Toxicological profile for formaldehyde. Atlanta: ATSDR; July 1999.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tsdr.cdc.gov/toxprofiles/tp.asp?id=220&tid=39

  53. OECD. Melamine – OECD Screening Information Data Set (SIDS) for High Production Volume Chemicals. MELAMINE CAS N°:108-78-1 UNEP; June 2002.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inchem.org/documents/sids/sids/108781.pdf

  54.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elamine: 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In: Toxicology Data Network (Toxnet). Bethesda;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1 June 2011]Available from URL: http://toxnet.nlm.nih.gov

  55. EFSA. EFSA’s provisional statement on a request from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related to melamine and structurally related compounds such as cyanuric acid in protein-rich ingredients used for feed and food.
Parma; 7 June 2007.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efsa.eu.int/cs/BlobServer/Statement/efsa_statement_melamine_en_rev1.pdf?ssbinary=true

  56. WHO. Expert meeting to review toxicological Aspectss of melamine and cyanuric acid – In collaboration with FAO and supported by Health Canada. Ottawa Canada, 1-4 December 2008.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who.int/foodsafety/fs_management/conclusions_recommendations.pdf

  57. IARC. Summaries and evaluation. Melamine. Lyon: IARC; 1999. Available from: URL:
http://monographs.iarc.fr/ENG/Monographs/vol73/volume73.pdf

  58. 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B 9690-2009: Hygienic standard for melamine-formaldehyde products used as food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59. 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21 CFR Part 177, Sec. 177.1460.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s in molded articles. Revised as of 1 April,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CFR/CFRSearch.cfm?fr=177.1460  

  60. Consumer Council Hong Kong. 四款仿瓷餐具验出三聚氰胺单体或甲醛超标. Choice Magazine 2011; 416. [Article in Chinese] Available from: URL:
https://choice.yp.com.hk/consumer_council/ch/html/main.aspx?issue=416

  61. UK FSA. Chemicals used i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 contact with food: Compliance with statutory limits on composition and migration –year 2. London: May 2004.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food.gov.uk/multimedia/pdfs/monomerssurvey.pdf

  62. UK FSA. Surveys on chemical migrants from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articles and formaldehyde from melamine-ware. London: August 2008.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ood.gov.uk/science/surveillance/fsisbranch2008/chemicalmigration

  63. FDA. Melamine in Tableware: Questions and Answers. [Cited 4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da.gov/Food/ResourcesForYou/Consumers/ucm199525.htm

  64. Poovarodom N, Tangmongkollert P, Jinkarn T, and Chonhenchob V. Survey of counterfeit melamine tableware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in Thailand, and its migratio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2011; 28(2):251-258.

  65. BfR. Release of melamine and formaldehyde from dishes and kitchen utensils. BfR Opinion Nr. 012/2011; 09 March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bfr.bund.de/cm/349/release_of_melamine_and_formaldehyde_from_dishes_and_kitchen_utensils.pdf

  66.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284/2011 of 22 March 2011. Off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77:0025:0029:EN:PDF

  67. Centre for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tudy: Safety of Melamine-ware Available for Use in Local Food Premises;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cfs.gov.hk/english/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fc_01_24.html

  68. Packaging and Films Association. Materials: Polypropylene. [cited 28 Februar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http://www.pafa.org.uk/Materials/Polypropylene/tabid/75/Default.aspx

  69. US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News & Events Updated on Bisphenol A for Use in Food Contact Applications: January 2010. [cited 1 March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fda.gov/NewsEvents/PublicHealthFocus/ucm197739.htm

  70. BfR. BfR recommends that nano-silver is not used in foods and everyday products. BfR Opinion Nr. 024/2010, 28 December 2009.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bfr.bund.de/cm/349/bfr_recommends_that_nano_silver_is_not_used_in_foods_and_everyday_products.pdf

  71. WHO. Nan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Authorities newwork (INFOSAN) Information Note No.01/2008. (Rev1. March 2008). 2008 [cited 19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who.int/foodsafety/fs_management/No_01_nanotechnology_Feb08_en_rev1.pdf

  72. USFDA. U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21 CFR Part 177, Sec. 177.1655 Polysulfone resins. Revised as of 1 April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cfr/CFRSearch.cfm?fr=177.1655

  73. European Commission.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 No 10/2011 of 14 January 2011 on plastic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vailable from UR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11:012:0001:0089:EN:PDF

  74. AFSSA (Agence francaise de securite santaire des aliments). Opinion-of the French Food Safety Agency regarding clarification of the AFSSA Opinion on Bisphenol A issued on 29 January 2010. Masison-Alfort, 2 March 2010.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fssa.fr/Documents/MCDA2010sa0040EN.pdf

  75. USFDA. Inventory of Effective Food Contact Substance (FCS) Notifications FCN No. 1041[cited 25 July 2011].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fcn/fcnDetailNavigation.cfm?rpt=fcsListing&id=1041

  76. Conn RE, Kolstad JJ, Borzelleca JF, Dixler DS, Filer LJ, LaDu BN, Pariza MW. Safety assessment of polylactide (PLA) for use as a food-contact polymer.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95; 33(4) 273-283
.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