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关晓彤吃播“翻车”把植物基肉送上热搜,来我吃几款给你们看

 时间:2021-06-22 15:38:28    
原 创 : 云无心
 
  这两年“植物基肉”很火爆,国外的产品登陆中国,本土品牌也风起云涌。最近,演艺明星关晓彤在吃播植物基水饺时宣称自己“拍戏期间吃植物肉水饺不发胖,植物肉真的很适合减脂、增肌的小伙伴”。
 
  不过,网友质疑她“只嚼不吞”是“假吃”,“翻车”的视频成了热门新闻,微博上甚至有两个话题获得了好几亿的阅读量。
 
  虽然关晓彤工作室对于“假吃”进行了否认,而吃瓜群众依然不买账,网络上对于植物基肉的质疑、吐槽甚至激烈批评占了主流。
 
  其实,“假吃”只是一个情绪引爆点,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便是关晓彤在视频里“真吃”,又能说明什么了?就像人们经常说的那句话:只要钱给到位了,在镜头前吃一次两次又有什么难的?
 
  在市场营销中,植物基肉总是宣称“高蛋白、低热量、无胆固醇、无反式脂肪、高膳食纤维”等等, 似乎显得很健康。
 
  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混淆概念。
 
  所谓的“植物基肉”有两层意思:一是原料经过挤压之后的拉丝蛋白,二是拉丝蛋白调配制作成具体食物之后的“植物基肉”。
 
  在第一层意思上,“植物基肉”确实是高蛋白的。它所对应的“肉”,是猪肉、牛肉、鸡肉等等原料“肉”。拉丝蛋白中主要是蛋白,只有很少的油脂,可以有一些纤维,具体的含量是厂家的配方决定的,并没有统一的组成。而“真肉”的营养组成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里脊肉是高蛋白低脂肪,而五花肉和肥肉的脂肪含量就要高得多;再比如,黄牛肉也是高蛋白低脂肪,而和牛肉的脂肪含量就非常高。因为“真肉”的营养组成相差很大,泛泛地跟“肉”比营养就可以进行田忌赛马的套路。
 
  对于消费者来说,“原料”的营养组成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成品食物的营养组成。比如,第一层意思上的植物基肉确实脂肪含量低,但是不管是做成汉堡、丸子还是肉馅,往往需要加入相当大量的油脂,才能很好地改善口感。至于加多少,也就完全看产品的设计。不谈具体的产品,而拿第一层意思上的“低脂肪”来描述消费者实际吃到的食物,是偷换概念的。至于“无反式脂肪”,则是正确的废话—— 植物基肉可以做到“无反式脂肪”,而真肉食品更容易做到。
 
  “无胆固醇”虽然是事实,不过按照现在的营养指南,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并没有什么必要, 所以这条“健康优势”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至于“高膳食纤维”,也主要取决于制作食物时的原料调配。植物基肉可以做,真肉也可以做到。植物基肉来自于植物,而日常所说的“真肉”更多是指猪肉牛肉等红肉。红肉被分类为 2A 类致癌物,营养指南推荐减少它们的食用。所以,用植物基肉来代替红肉,也还是有一定的健康价值的。对于植物基肉,厂家和产品代言人都宣称“风味口感可以比拟真肉”,甚至宣称“分辨不出来”。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去年,微博科普曾经提供了中国市场上销售的 5 款主流的“植物基肉”,邀请科普和美食博主体验品尝。简而言之,植物基肉口感确实跟真肉相差很小,但其风味要想“媲美真肉”,还有遥远的路要走——要知道,大规模养殖的鸡和猪,还有大量的中国消费者嫌弃它“风味不佳”,而植物基肉想要做到“媲美”这些“风味不佳”的肉,也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植物肉在中国爆红,是因为 Beyond Meat 在美国上市爆款,中国的资本闻风而动,形成了一个“投资风口”,之后各种营销炒作一直不停。
 
  植物肉在中国受到严重抵触,主要是西方有人鼓吹“中国人应该少吃肉”,这种傲慢无礼、严重双标的说法引发了巨大的反感。
 
  植物肉受到“反噬”,其实是被“殃及池鱼”。
 
  简而言之,它没有营销炒作中说得那么好,也不是激烈反对者口中的“智商税”。它就是一种植物蛋白原料的应用而已。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