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坏事”变“好事”——自来水中检出抗菌素
时间:2014-12-30 01:25:00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时雨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央视报道“央视记者最近联合水环境国家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研究人员对我国部分地表水取样检测时发现:抗生素含量惊人。全国主要河流—海河、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部分点位都检出抗生素。甚至在南京居民家中的自来水中也检出抗生素” 。 “在南京市鼓楼区,研究人员对居民家的自来水进行取样分析,结果发现,阿莫西林含量为8纳克每升,6-氨基青霉烷酸为19纳克每升。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那是相当震惊的新闻。尤其是从自来水中检测出抗生素。所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热议。其实,相信参加调查的科研人员对于水中检出抗生素是并不意外的,因为欧盟经常检测水中的药物残留,不仅检测地表水还检测地下水,并在很多情况下都能检测出微量药物残留,包括抗菌素、避孕药等残留。
水中残存抗生素,对植物没有什么影响,对动物由于其在饲养过程中也要使用抗生素,所以也不是新的污染物。主要的潜在危害是通过饮水导致人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上述报道,如果属实,取样是合乎规矩的、检测实验室是有资质的、结果是可靠的,从自来水中检测出抗生素的含量大都比较低,还不会对一般公众的健康造成危害,不必引起恐慌。但从保护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十分的重视,调查核实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公布于众,用科学的数据安定人心。如果确实发现问题,则应即刻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降低污染水平。
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来水中的抗生素来自哪里?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哪里?这不但是治本,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自来水的水质。水质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但是不能解决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根本问题。要真正将此“坏事”变成“好事”,环保部门需要协同农业、食药等相关部门开展深入、全面的调查,搞清抗菌素进入水源和自来水的来龙去脉,对不同的污染源采用不同的治理办法,提出不同的治理目标,彻底斩断污染源。
我国的环保部门为了保护水资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有一些被管理部门阳奉阴违。上述新闻报道,对我国环保部门来讲,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也是一种帮助与支持,公众对水资源的关心倒逼有关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来做。环保部门应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水资源质量。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上一条水银肥肠有多大危害?
下一条久煮的火锅汤致癌?